当前位置:首页 > 一线报道 > 河北 > 正文

“路政执法-”--文艺副刊(20150105)

发布时间:2015-01-30来源:河北高速网点击:打印

(交通人在线网讯)

《我与魏县古驿道的故事》

2014年最后一期《中国公路》(出行)杂志,刊登了我采写的《隐逝的魏县古驿道》一稿。回首在魏县的采写拍摄过程,现仍记忆犹新。

去年9月、10月间,我前后利用2次、6天的时间,走了近2000公里的路程,拿着标注好的地图,驱车沿着魏县5000年前的古驿道的大致路线,穿梭于河南的内黄、南乐和河北的魏县、曲周、广平、临漳等地,去寻觅那曾经繁荣一时的古驿道的蛛丝马迹。

刚接手这个约稿时,我也踌躇满志地跟编辑保证过没问题。感觉凭着这么多年的拍摄经历,不会出现啥情况。况且又是第一次接这么大的活儿,咋说也不能掉链子啊。但随着实地拍摄采访日期的临近,一些压力也逐渐增大了。

魏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魏命县的县,历史悠久,魏域早在7000年前即有人类聚居,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厚重的历史沉淀出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全县450个自然村,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村。建村千年以上的116个;在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村224个,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村庄110个。主要遗迹有:“白龙庙”、“观音寺”、“千佛寺”、“万佛寺”、“兴国寺”、“文殊寺”、“白佛寺”和“观澜寺”等。


魏县古驿道,是一条极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道,它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军事、政治、邮驿有重要价值。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5000年前形成了驮远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禀甲时迁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35公里,俗名“殷路”。期间,还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
“现在魏县的古迹,基本上都在地面以下6-10米深处,地表没啥东西了。”经战友介绍的当地一位政府部门的好友说。“中央台也曾经想拍些记录片子,都无功而返了”
魏县境内,有漳河、卫水两条水系,历史上无数次泛滥,也不断地改道,每发一次水,就覆盖一层,周而复始,许多古迹、古遗址也就深埋于地下了。在修建现在的县委大院施工时,曾经从地下10米深处,挖到了古牌坊。
本想着能够拍摄出像秦皇古道一样有深深的车辙、拴马桩之类的历史遗迹,但听好友这么一说,心里不觉凉了一大半。不死心的我,联系上了当地县志办的工作人员,当我说明意图时,他们的回答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为了拍好这个专题,我从网上搜集到了许多魏县的资料,基本上定调是拍一些古庙、古寺、古碑,还有这些和古驿道有联系的东西,然后来印证魏县古驿道的历史。带着诸多疑问,利用周末时间,驱车直奔现地。

在魏县县城,我在一家60元一晚的小旅馆内住下,顺便问20岁左右的老板,知不知道古驿道的事儿,他摇了摇头,然后说从网上查查再说。其实,在当地,不要说年轻人,就是连一些老者也不知道有古驿道的事儿。

时正值雨天,我只好冒雨去了回隆、泊口、马头、双井、德政和罗庄这些古驿站点上,看到的是忙碌的人们,正在收秋,收获的玉米棒子,整齐地码放在房前和屋顶上,孩子们也在晾晒场上嬉戏打闹,还有那挨家挨户高高的门楼。地面上也少有那种想象中吊楼飞檐的庙宇和古迹,更找不到哪怕是一段保存下来的古驿道来。我就这么像无头的苍蝇,到处晃荡着,搜寻着,之前想好的拍摄计划完全打乱了。

回到小旅馆,我查看着标注的地图,翻阅着一些资料,一种失望的感觉即刻涌上来。编辑鼓励的话,也不时给我动力“你肯定可以采写出好作品的”。既然地面上找不到什么古迹遗址,那何不深层次地去了解一下魏县的历史呢。

后来,在县志办王学贵主任和薛超科长的支持下,我找到了魏县的历史拿来通读,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于是和编辑沟通后,在国庆节期间,又重新驱车上路拍摄。在一路的拍摄采访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他们主动为我当向导,讲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绘声绘色地再现当年日军的侵略暴行。他们朴实的笑脸,热情的招呼,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6天的时间里共拍摄了2000多张图片。总算完成了第一步的“原材料”准备任务。接下来,又利用一周的业余时间,选片、组成了稿件。

2014年第24期《中国公路》(出行)杂志,以《隐逝的魏县古驿道》为题,6页6000字、8张图片的篇幅予以登载。

经历了这次的“磨难”,我想下次遇到类似题材时,应该会更加轻车熟路的。

(路政总队 赵文彬)

2014年第24期《中国公路》(出行)杂志登载的图文《隐逝的魏县古驿道》。

隐逝的魏县古驿道

撰文/摄影 赵文彬

(仓 颉 造 字 台)

历史上,魏县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兵家战略要地,又因为一条穿境古道使得其在春秋时被称为“中国之要枢”、“三魏重镇”、“晋齐咽喉”、“燕赵吴楚孔道”。尽管现在难寻古道,但魏县境内留下的古代遗址,却在冥冥中将古道串联起来,让我能从中寻得古道的蛛丝马迹。

以古代魏国命名的县

魏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境内交通十分发达:西距京广铁路、国道107线50公里,距京港澳高速公路40公里;南距安聊公路30公里;北距国道309线、邯济铁路、青兰高速公路20公里;东距国道106线20公里,大广高速公路10公里。魏县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从事贸易活动,同时本地历史文化也因此声名远播。

“魏县”之名历史悠久。据《魏县志》载: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次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魏县, 以魏国国名命名魏县,此为“魏县”县名之始,距今长达2200年,且世代传承,沿用至今。

以县命魏,全国仅此一家,可见“魏县”的命名依据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窥视了魏域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形象。古时魏域位于黄河之东,济水之西,地势显要,被誉为三魏重镇,晋齐咽喉,燕、赵、吴、楚孔道,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魏武侯遂建次都于魏域,并一度成为国都。

魏域早在7000年前即有人类聚居,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厚重的历史沉淀出了独特的文化思想。据县志编纂人员对全县450个自然村考证,魏县境内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村。建村千年以上的116个,(其中远古时期村庄3个,秦汉前建村22个);在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村224个(仅明代村庄就有194个),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村庄110个(均为清代前建村)。这些自然村多在河流边沿及故道上。同时魏县也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迹。我在走访中了解到,从上古时期到清代,各个时期的古迹都有所遗存,古城镇、古寺庙、古道路、古桥梁、古石刻、古墓葬等一应俱全。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46处,主要遗迹有:唐敬德监工修建的罗庄村“白龙庙”遗址,蒲潭营村的“观音寺”遗址,唐贞观年间的大严屯村“千佛寺”遗址,狮子口村达摩法师颂经传道的“万佛寺”遗址,建于唐高宗年间的“兴国寺”遗址、“文殊寺”遗址,宋代“白佛寺”遗址,明代“观澜寺”遗址等。据志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各寺庙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建筑庞大、气势非凡,对冀、豫、鲁、晋四省乃至全国影响巨大。

魏县古驿道,是一条极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道,它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军事、政治、邮驿有重要价值。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5000年前形成了驮远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禀甲时迁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35公里,俗名“殷路”。期间,还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

(仓颉庙宇所带来的辉煌、经历的磨难,如今已很难引起人们深切的体会 )

寻找古道的蛛丝马迹

我是开始从河南内黄县的出发,沿着宋村(内黄县)一路驱车北上进入魏县,途径蒋村-泊口-马头-双井-南双庙-野湖拐-沙口集-德政-罗庄等串起的古驿道,正值农忙时节,一场秋雨光临后的晴天,农民们正在忙着收秋深耕种麦子,忙碌和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行走中,我询问了沿途村镇的村民,试图找到有着古驿道所特有的历史“痕迹”。想象中的魏县古道应该和秦皇古道一样,有或深或浅的车辙和拴马桩,还有那些亭、台、碑、寺。但一路走来,不免有点伤感和遗憾。随行的魏县县志办王学贵主任告诉我,在魏县境内有漳河和卫河,历史上多次泛滥发水决堤,无数的地面标志物,都被无数次地掩埋和覆盖,这些村庄也都是在无数次的覆盖后重建的。再加上历史的原因,人为的毁坏,外敌的掳掠,使得这些古驿道沿途的遗迹,所剩无几或沉睡于地下6-10深处,眼前的这些村庄也都是在灾难后重建的。再加上历史的原因,人为的破坏,外敌的掳掠,使得这些古驿道沿途的遗迹所剩无几,而部分道路是在古道的基础上重建的。

(灌肠是魏县的特产。切成片,放上姜汁、蒜泥、醋水、麻油和香菜,味道还不赖)

在宋村,沿街是林立的商铺,商人们悠闲地或躺在门口的躺椅上,或是忙着整理门前收获的玉米棒子,也有的商户人家将收获的玉米晾晒在沿街的空地上。炒菜的烟雾从临街商铺的门窗里弥散着,期间还不时飘出了欢快的河南豫剧来,载着农具和人的三轮车从身边驰过,偶尔还有小吃摊位边围满了人群——这里是古驿道源头经过的第一个村庄。

过了宋村,沿着昔日小路行走,没多久便进入河北魏县的边马村,沿着这条古驿道,两侧有着不少的古迹和名胜。魏县的边马村,据传是黄帝子昌意封地,昌意在此筑有昌意城,长期为乐昌、昌乐郡、州治所,繁水县治,历代为军事要冲,也是古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时期,有名的造字史官仓颉曾在此筑台造字,唐代有4人入阁拜相。宋代此地为兵马屯驻的城堡,遂命名边马。边马乡毗邻的吴村(现隶属于河南南乐县),是字圣仓颉的故里。史书记载吴村原来叫史官村或史皇村,村名都与仓颉有关,《史记》依据《史本》所言,说:“仓颉,皇帝之史官。”,如今在吴村还保留着仓颉庙,距边马乡地界不足200米,庙里有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古碑等文物。

仓颉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它是目前所知全国建庙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北魏时期,毁于战火,其后,直到唐代才又重建仓颉庙宇,更名为“史皇圣庙”。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一代名相寇准在签订“澶渊之盟”,宋真宗回銮后,北上渡河,拜谒仓颉,并且题联、修葺。近2000年来,仓颉庙历经劫难,浴火重生,历史上也历经了多次的修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崇祯九年(1636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都有修葺,其中明朝天启年间规模最大,庙前古道侧畔原有下马石一通,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明代时刻,今已无存。这里曾是古战场。古文献记载,高大的仓颉造字台上建有草亭,“仓颉造书台亭”,习称“仓亭”。《资治通鉴》中载:皇甫嵩与黄巾军卜已部大战于仓亭、曹操与袁绍的仓亭大战以及南北朝时期冉闵大败张贺度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这里。现在的仓颉庙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1994年、2000年、2004年和2010年,又进行了几次大整修。依次建有字圣石坊、朝天门、谷雨轩、寒露斋、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藏甲楼、玄门等建筑。

( 魏 县 鸭 梨 )

沿着泊口、马头偏东北方向走是双井镇。双井镇,古称寒泉镇。现辖25个自然村、32个行政村,距现在的魏县县城东南8公里。这里曾经是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据魏县县志记载:隋代,该村有二井相并,井下泉水相通,这井打水可波及那井水晃动,打出的水是一甜一苦,故村名为双井。当得知我们要寻找“双井”所在地时,村民江九河主动热情地招呼我们,他领着我们打开一处矮墙的栅栏,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走进一个小院。地面上铺满了晾晒的玉米棒子,据说古时,这里是一处“三皇庙”。

( 江九河在讲述有关双井的传说故事 )

“你们要找的就是这两口井。”60多岁的村民江九河一边扒开晾晒的玉米棒子,移开厚重的水泥井盖,一边说着。

在水泥井盖下面露出了直径50厘米的井口,离井口30厘米的地方还安装了钢筋箅子,井深约5米左右。

“这口井离那口井有3丈(约合3米)远。小时候,我记事儿的时候,一直吃这里面一口井的水,另一口井的水不好吃,煮饭的时候,能看出来,比较稀和,不粘稠。后来有了自来水,就不再吃这里的水了”江九河热情地为我们讲解着。“其实,村里不光就这一处‘双井’,在古城的东西南北方向上都有。”

(双井作为魏县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早已被人们淡忘)

在双井镇的十字路口向东10米处,是双井邮政支局,边上是邮政储蓄。由于国庆节放假的早上,还没有开门营业,只有边上的邮政储蓄的自助银行不时有人进出。在门口,站立着一个邮筒,在通信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多是用手机或互联网联络,通信的方式联络似乎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但曾经的古驿站,靠飞马传书,在历史的长河中,由盛到衰,乃至淡出历史的舞台,双井——曾经的古驿站,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魏县本地人大多眼角细长,颇有古风,待人淳朴、热情)

发生在古驿道上的悲壮故事

魏县这片土地上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清代的崔述(号东壁)赴任罗源、上杭知县,听决勤明,断案有方,为人称颂,还出现了西汉刚正不阿、位列三公、德比屈原的司隶校尉盖宽饶,以及盛唐屡建奇功的郯国公张公瑾,宋代开国名将潘美等。近现代的魏县,有不少无名抗日民族英雄,他们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广为人民群众称赞。

在魏县的古驿道上,不仅有众多古建筑和古文物,毁于战火和水患,而且还有众多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据魏县县志记载:清代前,魏县有100多座较大的寺庙,连同古墓葬和县城的衙署、官邸、义仓、戏楼、坊表、经阁等180多处,因历经战火和水灾,多不复存在。

(宁洪恩在讲述1942年牺牲的28位烈士的英勇事迹)

在抗日战争时期,魏县大地遭到了日本鬼子铁蹄的践踏,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掉、毁坏或掳掠了不少文物。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5年)的木顶寺,在日伪期间,被烧掉。

“魏县先后经历过三次文物大普查工作,寺庙中的众多大小铜铁铸像和民间大量的传世文物,除了自然灾害的毁灭外,在日本侵略者频繁‘扫荡’中,被掠夺走者不计其数。”曾负责魏县志编写工作的王学贵主任说。

1942年11月14日,在牙里乡的张辉屯,日军制造了“张辉屯惨案”,把无辜百姓填满两井筒,全村180多人遇难,130多人被抓,烧毁房子200多间。

“太惨了,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时只有10岁的靳立昌老人,说起这些事儿不禁涔然泪下。

1943年5月,日军将突围中被俘的28名抗日战士,用布条蒙眼,然后用刀砍杀致死。

“1974年的时候,将这些烈士的骨灰从村南移到村内,2007年12月,魏县县委、县政府为28烈士立碑,整修墓地”已退休的乡干部宁洪恩接过父亲的班,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在魏县县城内陵园东街路北,那里有座更大的烈士陵园。1958年落成,占地面积2.13公顷(合21300平方米),门额上由谢觉哉题书“人民共仰”4个大字。这里安放着“冀南军区路南支队司令员裴香斋等1815位烈士牌位、遗像和遗物。在烈士公墓内,有民国32年(1943)5月28日,在沙圪塔反扫荡中光荣牺牲的72位烈士。

在抗日战争后期,绝境中生还的魏县人开始觉悟,他们对抗日达成共识,自发组成民兵武装力量突袭日军,甚至不惜毁掉交通要道,让鬼子们的各个据点不能练成一线。勇敢的魏县人,在这条古驿道以及两侧的热土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杀敌保家的运动。宁洪恩说,当时流传在民间的一首歌谣《杀敌立功保家园》,现在还时常萦绕在他耳边。

(当地的老人在讲述当年鬼子残害百姓的事儿)

回隆——两省两府四县加一州

我国国内因边界相邻而“鸡鸣两省”、“狗吠三县”的村镇并不少见,但在中原大地,有一个整体村镇被两省两府四县一州所划分,且相沿几个朝代,延续数百年的现象实属罕见。驿道上的回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古镇。

回隆古镇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大禹治水就经过回隆。据《邯郸历史大事编年》记载“传说大禹治水始自冀州。大禹率众导黄河北流,由回隆入邯郸境内,曾到过衡漳(今漳河,因横流黄河而得名)”。春秋时,卫、齐两国的新筑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据《左传》记载:“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卫师伐齐援鲁,被齐师败于新筑”。据考证,新筑城就在今回隆一带。回隆镇名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魏县地名志记载》:回隆,东汉时为大徐村。隋代因东临御河,炀帝到此巡游,赐名“御河镇”。延至宋代,因真宗北征抗辽回銮于此,故改称“回龙镇”。到了嘉靖年间,逐渐演变成了“回隆镇”。

回隆镇位于中原大地腹心,历史上,黄河、卫河、漳河都曾流经回隆,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物阜民丰,商贸繁荣,不仅是兵家、商家,而且也是地方行政区划必争之地。回隆数百年来一直归两省两府四县加一州管辖。两省是指河北(直隶)、河南两省,两府是指直隶大名府(府治在今大名县)、河南彰德府(府治在今河南安阳市),四县是指大名府所辖魏县或大名县,彰德府所辖安阳、内黄、临漳县,一州是指大名府开州(今河南濮阳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河北省明清两代称直隶,民国时期改称今名;魏县在清朝中期因水患并入大名县,回隆一部遂转归大名管辖;临漳县从明代至民国,一直归河南省管辖。长期以来,回隆北街属魏县或大名县管辖,东街属内黄县管辖,南街属安阳县管辖,西街又属临漳县管辖,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回隆全镇才划归魏县,结束了几百年来多种行政管辖的局面。

( 回隆的安阳寺庙 )

在回隆镇中心,有一座安阳寺,原名赦济寺,始建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年间,是高洋皇帝的行宫,内有高僧住持。据碑文记载,该寺位于漳水之滨,风景幽雅,苍松翠柏,古刹辉煌。漳水上开下合,绕于寺外,前有金桥两座,后有银洞一道。水光潋滟,回影反照,景色宜人。后经历代扩建、修缮,规模庞大,至明朝神宗万历十四年夏四月,将赦济寺改名为安阳寺。作为四县一州在回隆之行署馆驿,在此开办年度协商交流会。后经战乱、水患,疏于管理,年久失修,逐渐败落。今天我站在镇上北环路南侧看到的,是2010年9月重新修建了安阳寺。

在回隆还有一处古迹,那就是回隆古寨墙,清咸丰元年(1851),古镇回隆为防匪患和水灾,当地村民用土、石灰、沙子修筑环镇寨墙(土城墙),清咸丰三年(1853)四月十八日竣工,寨墙总长九里十三步,呈梯形,高三丈多,底宽两丈多,上宽一丈多。四周建拱形门洞四座,寨门分为两层,砖木土石结构,北门为坎门,名曰承恩门;东门为震门,曰迎春门;南门为离门,曰向阳门;西门为兑门,曰望庚门。每门安有两扇大门,门板厚约五寸,门洞宽可走马车或汽车,四门左边各立石碑一通,记述修寨建门开工竣工、组织人事、能工巧匠、建筑规模、捐款捐物等事。寨墙外围有壕沟两道,沟宽三丈多,并建有八座通门桥。之后,当地群众曾多次整修。

“民国36年(1947)年,回隆解放后,拆除了城墙的四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寨墙被村民渐渐铲平作为房基地,盖上了房子。”魏县县志的薛超科长告诉我们的时候,显得有点惋惜。

古战场“六国会盟台”

沿着回隆向北是车往镇,该镇距魏县县城20公里,下辖18个自然村、26个行政村。唐末战乱时,此地设营盘多处,大本营居中,南来北往大小车辆频繁,据此后人取村名为车往。出了车往镇向北,经过颠簸的乡村小道,走了大约3公里,便是旧魏县。

旧魏县村位于魏县西南部,地处漳河两岸,是远近闻名的村庄。据《魏县志》记载:“旧魏县村原名洹水镇,因濒临洹水(今名安阳河)而得地名。战国时苏秦主持的洹水之盟就在这里。长期以来,该地先后是长乐、洹水、魏县三县故城。”正因为洹水镇一度为魏县城,故后来县治北迁后,此地以“旧魏县”为村名.
旧魏县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黄河、卫河(古称白沟、御河)、洹水曾从这里流过。这里地沃人众,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历来是兵家战略要地。战国时苏秦曾在这里主持声势浩大的洹水之盟,史载:“苏秦定六国之纵于魏域洹水,投尺书而令诸侯,天下莫不知魏名。”战国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蒸蒸日上,声威大振,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东攻魏,北伐赵,南掠韩,“三晋(韩、赵、魏)”无法与它抗衡,连吃败仗,不得不割地求和。为了对付强秦,使列国立于不败之地,战国杰出的外交家苏秦提出了“合纵”的战略,即促成其他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为了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宏大抱负,苏秦奔走于六国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辞辛劳向各国君臣游说,最后促成了六国结盟。
周显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在苏秦的主持下,六国君臣在洹水聚会。各国按国力排了座次:楚、齐、魏、赵、燕、韩,并废弃原先“公侯”爵号,一律称“王”。最后,六国君王依次歃血拜告天地,制定了盟约。盟约规定:秦如果攻打一国,其他五国就共同讨伐它;六国联合,以战止战,合纵抗秦;六国共同推荐苏秦为纵约长,让他佩六国相印,掌管六国军队。苏秦专门派人将六国会盟之事向秦国做了通报。从此以后,秦国慑于六国合纵之强势,竟有15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半步,六国百姓一度过上了安定和平的生活。


(魏县的大部分古迹毁于洪水,这些埋于地下的石碑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穿梭在魏县古驿道的村村镇镇,虽然当年的车麟马啸场景已不复存在,那承载着古人行走的驿道也隐逝于脚下的土地里,但古道上勤劳的人民在用他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明天美好的生活。

[版权声明]交通人在线致力于为广大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拓宽网络宣传渠道,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影响力。本站转载文章已注明来源,未注明来源的文章为网友投稿。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他网站不得私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将本文分享到:
更多有关 河北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3 交通人在线(WWW.JTRZX.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